第三卷:墨儒争鸣 扶苏转型初养成 第五十四章:少府供应吃力-《大秦:始皇大大是我爹!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章邯苦笑摇头:“公子,增设窑场非一日之功,选址、建窑、培训工匠,至少需数月。提高产量……各窑已是满负荷运转,工匠疲惫,燃料(木柴、煤炭)供应也紧张,再强行提升,恐生事故,且质量难以保证。”

    屋内陷入一片沉寂。窗外,民夫号子声、牛马嘶鸣声、车辆辚辚声不绝于耳,更反衬出屋内的凝重。

    赢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他知道,此刻抱怨和恐慌都无济于事,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他走到墙上挂着的工程进度图前,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标注着物料囤积点和运输路线的符号。

    “章少府,目前物料运输,主要依赖渭河水运和官道陆运,对吧?”赢昊问道。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

    “陆路运输,牛马大车速度慢,载重有限,且对道路损耗大。可否尝试改进车辆?比如,增加车轮数量,或者制作更大载重的四轮车辆?”赢昊提出设想。

    章邯沉吟道:“四轮车辆转向不便,且对道路要求更高。改进车辆非短期能见成效。”

    “那水运呢?”赢昊追问,“可否增加船只?或者改进码头装卸效率?”

    “船只打造亦需时日。码头装卸……已是人挑肩扛,效率低下,却也难有速成之法。”章邯再次摇头。

    赢昊深吸一口气,知道在运输工具上短时间内难以有革命性突破。那么,只能在生产效率和资源调配上下功夫了。

    “章少府,水泥生产这边,天工苑会立刻介入!”赢昊斩钉截铁道,“鲁午他们对水泥烧制工艺最熟,我让他们派出技术骨干,分赴各主要窑场,指导改进窑炉结构,优化燃料配比,看看能否在现有基础上,将日产量再提升一两成!”

    “另外,”赢昊目光闪烁,“我们不能只指望少府一家。可否以朝廷名义,鼓励关中富商大贾,投资兴建私营水泥窑场?朝廷可以承诺优先采购,并给予一定的税赋优惠?以此调动民间力量,扩大产能!”

    章邯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惊异。利用民间资本参与国家工程,这想法颇为大胆,但并非不可行。他仔细思量片刻,点头道:“此法……或可一试。下官可草拟章程,禀明陛下与丞相。”

    “好!”赢昊精神稍振,“还有,物料调配需要更精细的计划。我们不能让物料堆积在咸阳,再慢慢往前线运。应该在沿途关键节点,比如泾水、洛水与驰道交汇处,设立中转仓库,根据工程进度,直接将物料运抵最近的中转库,减少二次搬运,提高效率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