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我跟你们科普一下吧: 咱们汉字,除去轻声,有一、二、三、四四种声调,单以‘平仄’论,一、二声调为平声,三四为仄声。 格律诗中,除了要求偶数句结尾押韵之外,一般还要求平仄两两交替,如‘平平仄仄平平仄、仄仄平平平仄仄’等,符合美感。 如果违背这一原理,平仄失矩,就称为‘失替’,这样就会大大减少美感。 很多打油诗就属于‘失替’。 上面这首《相思》,是五言诗,一般来说,一句中的第二个字、第四个字须是‘平仄’或‘仄平’,奇数句若是‘平仄’,接下来的偶数句必须‘仄平’。 红豆(仄)生南(平)国,春来(平)发几(仄)枝。 愿君(平)多采(仄)撷,此物(仄)最相(平)思。 打油诗可没这么多规矩,所以听起来就没那么有美感。” “我靠,大佬啊!多谢科普!” “原来写诗还有这么多讲究的吗?学到了学到了!” …… 随后,很多学校的语文老师、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也参与了进来。 “好一个‘为赋新词强说愁’!”一位大学教授赞叹道:“除了单纯的写景诗,古诗词讲究的是以的简短的文字抒发内心丰沛的感情,以物喻人、借景抒情。 而这其中,最关键一点,是有‘情’可抒! 没有‘情’,光有才,那可不就是无病呻吟,‘为赋新词强说愁’?” “说的是啊,没屁硬挤,还能锻炼身体;没情硬抒,无病呻吟!” “最后一句也很妙——‘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’! 能对别人诉说的‘愁’,并不是真正的‘愁’! 欲语无人说,才是真的‘愁’啊!” “话说,这首词,显然是经历过很多事的人才能写出来的吧?按道理不应该出自一个年轻人之口才是啊!” “按道理是这样,但你忘了:这首词的作者,是一个分裂症患者啊。 这多重人格里,未必只有年轻人的啊!” “那倒也是……” 就这样,在《相思》、《丑奴儿??书燕京艺校》在全网引起热烈讨论之后,路遥的标签又多了一个: 大诗人。 第(3/3)页